文章:晶晶摘录与整理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纪12:3)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而非地名,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曾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约在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3世纪)离开埃及迁回到迦南地(现今之巴勒斯坦),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十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所罗门死后以色列分裂为南北两国,北方是由十个支派组成的以色列王国和南国犹大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圣殿付之一炬。以后重建,公元前一世纪末由希律王加以扩建,又于公元70年和135年毁于罗马人之手。罗马帝国统 治时期,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圣殿始终未能恢复。犹太人是原指犹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犹大王国的人民。全体犹太人本来统称希伯来人,自进占巴勒斯坦起至举 族被掳往巴比伦为止,又称以色列人。经过流亡生活,只有原属犹大王国的人仍保持民族特征,北方的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721年亡于亚述国之后四散流亡到世界各地,甚至同化于其他民族,连中国开封都可找到以色列人宗教会堂遗迹。因此,犹太人一词仅指原属犹大王国之人。
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并遭驱逐,散于全球各地,连中国的开封都有犹太教会堂的遗迹。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规模起义遭到镇压后,罗 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企图抹灭犹太人千年来与这片土地相连的痕迹。虽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犹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犹太人口从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公元638年,穆斯林从拜占庭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之后数个穆斯林国家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间由马木鲁克统治,接著在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
数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逃避迫害,开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犹太国之地。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 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 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著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 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 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1949年5月 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纵观以色列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但是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以色列的地理位置真的那么重要吗?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在欧洲地图上以色列恰巧是世界的中心位置。
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人类总数的 1%,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球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吐温
在西方思想的前沿,处于锋头地位的伟大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这三位犹太人,他们正分别表征了现当代人类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领域思想影响的最高峰,他们是上一个千年最伟大的三个天才。《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黎鸣》
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2001年的100年间,有个统计数字: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人,占了五分之一!
犹太人在世界经济领域乃至政治领域影响力之大无人能比。有人调侃说,三个犹太商人在家里打个喷嚏,全世界的银行都将连锁感冒,五个犹太商人凑在一起便能控制整个世界黄金市场。一个人口不及世界人口1‰的民族,何以能够创造如此非凡的商业成就?
犹太人不仅仅在经济、科学、医学等有卓越的成就并且在艺术、音乐、体育上有很大的发展。然而犹太人在意识形态上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比如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不过像流星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在它里面没有生命,经不起真理的考验。真正对人类的意识形态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它的宗教。众所周知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至今绝大多数犹太人仍信奉犹太教,基督教或天主教也是发源于以色列(基督教是建立在犹太教基础上的,相信同一位神),欧洲是最早传入天主教的,他们也是最先开始流行民主主义的。我们看到现在的穆斯林世界所信奉的伊斯兰教其《古兰经》也与《圣经》有几分像甚至在某些人物上都很类似。
在圣经中以色列是神的选民,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概述可以得到证实。
为什么以色列这么一个又弱又小的民族,亡国已经二千五百多年,被驱离本土,并分散到世界各地也已经近二千年,却不被同化消灭?为什么连绵不继的苦难和浩劫总是紧紧伴随着这个弱小却又表现非凡的民族?为什么这么一个被卑视、迫害的弱小民族却在亡国失土两千多年以后居然又能重建他们的 国家?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国在强敌围攻、战祸不断的情况下,却不被摧毁,反而越战越强,在短短几十年中,把一块荒凉不毛之地改造为沃土良田,并建立起现代化 的工农业国家?所有这些,在人看来都是难以置信的奇迹,但从圣经看来却是事所必至,理所当然。因为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圣经已经预先将以色列人日后的这些 情景写得清清楚楚。这当然不是人所能够做到的,这是神的作为,所以在人眼中看为希奇。
有人说自己是无神论,因为没有见到神或天使或各种异像,认为信奉神是迷信或对自然现象的不能解释或者是一种精神寄托。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一20)
神不仅仅靠着自己向我们展现他的伟大作为,也在人类民族中展现他的奇妙作为,神是存在的叫人无可推诿。
圣经早在2000年前就预言以色列复国,“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以色列人从他们所到的各国收取,又从四围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回归本地。”(结37:21)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