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生命季刊》2010年六月
成积和才干
杜布森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情结(inferior complex),情形之严重,他称之为流行病。原因?他说,今天的人以美貌和聪明量度人的价值,和其他人比较之下,常觉得不如人,于是自卑。[19]
根据圣经辅导(biblical counseling)的分析,我们觉得自卑,是因为我们太关心别人的评价,别人的称赞成为我们的偶像;上帝怎样看我们,我们能否得 称赞,相对之下,显得没有那么当前重要。[20]
杜布森根据他的想法,提出一个办法:孩子读书成积若不是顶好,他劝父母鼓励孩子发展一项兴趣或专长——艺术、音乐、运动等,让他可以弥补弱点,抵抗自卑感。[21] 发展另项才能,并无不妥,不是对或错的问题。但是,无论发展什么,人总会落在和别人比较的情形中,不但孩子,成人亦然。所以,这不是最好解决办法。
圣经怎样说?
1。知足——「我无论在甚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腓四11)虽然当圣经讲到「知足」的时候,通常是讲及基督徒对物质的态度,但也可以应用在天赋才能方面。无论孩子智商高低、漂亮与否,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习知足,因为是神所赐的。
2。尽力——虽然满足于神所赐的,但不等于不必尽责任,我们应该做「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四10)耶稣在一个比喻里讲到三个仆人,各受五千、二千、一千银子。那领受五千和二千的,都各赚五千和二千。主人对他们的称赞和奖赏都一样,都称他们为「又良善又忠心」,只有那领一千的,把银子藏在地里,所以被谴责为「又恶又懒」,因为他没有尽力(太廿五14-27)。可见,不在乎天赋多少,重要的是忠心与否。所以,我们对孩子成积单的反应也该一样:不问他的智商和能力,只要求他用功尽力。
3。感恩——最后,无论我们有什么成就,我们都应该为之感谢神:「凡事谢恩。」(帖前五18)所以无论孩子成积单上的是A、是C,运动场得金牌否,只要他已经努力,我们都要感谢神,也教导孩子感谢神。
体罚
今天的教育界和心理学家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体罚对孩子身心有害。一般而言,反对体罚的理由是:蓄意引起他人肉体上的痛苦是残忍;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攻击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巴掌大,道理也大;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叫亲子间的沟通受影响。[22]杜布森似乎是唯一的例外,他说:「如果责打得适合,是一件好事,我认真敦促大家这样做,打打孩子的屁股……不会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23]他又说:「有一些专家以为体罚孩子会驱使孩子去打别人,导至暴力行为,这是胡说八道!」[24] 中流抵柱,值得表扬。
圣经说:「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廿二15)「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廿三13-14)换言之,圣经是接纳体罚的,但是请记得,这是为了叫孩子「灵魂免下阴间」,也许可以说:是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更绝不是为了父母发脾气找孩子发泄。
凭常理,我们都可以同意,体罚方法必须对身体无伤害,例如,杜布森主张只打屁股,不能打重要的地方。还有,必须因孩子而异,孩子若只需要责备,已能悔改,当然不必打。
心理学理论向来随著专家、随著时代变迁,在体罚方面,亦不例外。最近有一个研究发现:黑人家庭中,孩子愈多被打屁股,愈少侵略行为,愈少惹麻烦。怎样解释 呢?研究员相信,在一个接纳打屁股的文化中,打屁股是正常事情,孩子做错了,就得被打屁股。但是,在白人家庭,打屁股是留为对付严重问题。还有一个研究显示,保守的基督徒家庭,因受杜布森的影响,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打孩子屁股,「研究找不到体罚的负面效果——正因为它被视为正常。」[25]
弟兄姐妹们,请不要被世俗理论唬著了。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教育界今天有一个新的流行名词: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从前称ADD),它包括三种表现:不能专注、冲动、和过动。[26] 症状有:常在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因为粗心而导至错误;常被旁边的事情分散注意;常不能完成任务;常舞动手脚,或者坐时扭动;讲话太多,未听完别人讲话先作答等等。事实上,它和一般冲动、注意力分散、精力过剩很难分界。
当一般人想到ADHD, 似乎会马上想到精神药物,最常听的叫「立得宁」(Ritalin)。但是,是否只有服药一条路可走?原来坊间书籍也认为治疗办法有多种:[27] 1)生理方面——饮食要良好健康,服用维生素;避免不良食品,如酒精。2)心理方面——心理辅导、支持小组、「行为更易」(behavior modification)等。3)生活方式——对孩子作实际指导:怎样安排时间、怎样处理冲动。此外,似乎大部分书籍都强调:睡眠充足能帮助孩子专心学习、情绪稳定。[28] 4)新纪元疗法——如「觉悟训练」(Awareness Training,其实就是冥想)。[29]
先不谈新纪元治疗,如果这些普通常理,思想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应付ADHD,我们是否必须使用药物?
虽然使用精神药物的好处易见,很快就感受到效用,比起一般心理辅导见效。[30] 但是,各种精神药物都有不良副作用:包括头痛、失去食欲、烦躁、紧张、失眠、阻碍发育等等。[31] 一本专论,表示长期使用ADHD药物的副是未明朗,尤其是孩子的大脑仍在发育中。[32]我们是拿孩子的大脑做实验!
顺便一提,精神问题向有不同原因:生理、灵性(包括不正当思想和行为,邪灵的骚扰),所以分辨是相当困难。愚见是:除非是纯粹生理原因,否则用药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药物有副作用,若有其他办法,应先采用。[33]
ADHD 亦不例外,父母应该多加管教,少用药物,免得将来后悔。
父母指南中的新纪元成分
一般父母指南和教养孩童书籍,新纪元成分不多,但是,有或没有、多或少,全视乎作者是谁。在今天被新纪元影响的心理学界和社会里,难于完全避免。
教导孩子各种新纪元松弛技术,是相当多父母指南所推荐的。例如《白痴父母指南》主张孩子学习瑜伽,[34] 虽然在全书中占不多编幅,但因这是一本代表性书籍,可见新纪元已经进入教育界。此外,还有一些新纪元味道更重的,主张教导孩子使用新纪元技术,为了增进表现、健康成功。例如,心理学家戴亚(Wayne Dyer)主张教导孩子使用冥想、禅、瑜伽、观想、自我催眠,发展健康自我形像、身体健康、消除和预防疾病。[35]
有一次偶尔在网路上看见东南亚某教育学院,有一份教案,叫做「身心潜能开发课程与教学设计」[36],目标是帮助学生练习并掌握开发潜能,所使用的技术包括:瑜伽、观照、禅、气功等。你我能不叹息?
=================================================
杜布森说:「父母……向 小儿科大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教育家寻求解答。结果自一九二零年代起,西方国家有越来越多的孩童是依照专家指示教养长大的,美国民众更是仰赖儿童心 理学家及家庭医师的专业指导。现在我们必须问:『这些专家究竟带来什么影响?』也许有人期待,美国孩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远超过未蒙之利的其他国家,但实 际情况却不是如此。所谓『西方先进国家』的青少年犯罪率、滥用毒药、酗酒、未婚怀孕、心理疾病、自杀率日益增[加,]成积真可谓一塌糊涂!当然这不能全部怪罪于『专家』们劝导有误,但我认为他们仍得为这个问题负起相当大的责任。」[37]杜布森虽然是心理学家,他也看得出心理学在教养孩童方面带来不良后果,那么基督徒是否应该回到圣经去呢?
=================================================
圣经和世俗理论1。基本分歧
圣经原则和坊间父母指南的第一个基本分歧:现代心理学一般相信人性本善,例如说:「孩子的本质都是善良和真诚的。如果父母对他们的善良给予支持,他们这种善良的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如果父母误解他们的善良,他们的善良行为就可能会弱化。」[38]
圣经却认为人生而有罪性。因为亚当犯罪,我们都成为罪人(罗五12-19;诗五十一5)。所以父母若完全不加管教,他的罪性就会发挥尽致。一位圣经辅导支持者说:「这就是你孩子的真正潜能。」[39]
2。内心和外表
第二个主要分歧是:坊间指南多注重外表行为。随便找一二本翻翻看,它们谈的多是关于孩子要完成作业、分担家庭杂务、有礼貌、有纪律等。它们甚少谈道德问题,即使谈也不以圣经为基础,更不谈内心动机。
圣经注重人的内心,「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圣经辅导非常留意这一点。他们说,父母若专注于教导孩子外在行为,而忘记内心,他们教出一群伪君子。[40] [1]
圣经辅导曾有这样的一个例:孩子为玩具吵起来,父母通常的反应是:「是谁先玩的?」这是为了公平,但如果我们留意他们的心,我们会发现他们两个都是「恶 人」,因为他们都很自私,都在想:「我不在乎你,也不管你高不高兴,我只关心自己,只要我得到这个玩具,就会快乐。」所以父母不能只纠正行为,也必须纠正 内心。[41]
3。最终目标
非基督徒的指南,多为了叫孩子健康适应、成功快乐、在社会上做一个良好公民。
但基督徒教导孩子目的是为了得到敬虔的儿女,不是成功、富有、能干、美貌的后裔。「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太十六26)这真理不单对父母来说是正确的,对孩子亦然。
所以孩子必须重生得救,是第一件大事,然后父母必须帮助孩子长进、生活圣洁。若能如此,其他事情也就不必父母太担心了。请基督徒父母们不要只顾孩子的成积单,或者他能否考进名大学,灵命更重要!
实际建议:和孩子读箴言
既然圣经和世俗理论大异其趣,那么,圣经怎样讲及教养孩童一事?
箴言就是大卫教导所罗门、所罗门教导他的儿子(箴四1-4)的内容。虽然这些人因为没有完全遵照圣经教训行事,所以都不是完全人,但是这些话既然记载在圣经中,定是上帝给父母们一个模范,知道可以教导孩子什么。那么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箴言,把原则告诉孩子,并同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例:
1。敬畏耶和华(一7),这是基础;
2。保守你心(四23) ,可谈动机、内心偶像;
3。 听从父母 (一8),可谈你们之间的事情;
4。勤劳工作 (六6-8),假若孩子听从父母,又勤勉学业,你不需要再担心他的成积单;
5。 选择益友 (十三20),可谈邦派少年;
6。远离娼妓(二16-19),可谈婚前性行为、色情网站;
7。 健康的婚姻性爱观 (五15-19),可谈婚姻观、性教育;
8。 小心舌头 (四24),可谈诚实;
9。 管理金钱 (三9-10),可谈金钱和奉献;
10。 爱人如己 (三27-29),可谈施舍救济和帮助别人;
11。 酒精诱惑 (廿三29-35),可谈毒品;
12。贤德妇人 (三十一10-31),可谈外在美不若内在美,男孩亦然。
箴言里可以用来教导孩子、应用在生活中的经节,绝不止于上边这些。想基督徒父母们都可以举一反三。
最后最重要的事
上边列举的是教导的内容,办法呢?诚然,我们没有一个肯定有效、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教养孩童办法,因为孩子不是电脑,他是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但圣经中有一些原则:
1。把真理告诉孩子(教和管)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廿二6)「要照著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六4)
2。祷告、祷告、再祷告
我们可以教导又教导、管制又管制,但只有圣灵能改变人心。圣经说:「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诗三十七5)父母们请紧记——小孩子是用祷告和眼泪养大的。
3。自己必须长进
「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二7-10)
这里有三代人:1)经历过神的人——约书亚和长老;2)受教于有经历的人,自己没有经历,只有知识;3)受教于一些只有知识没有经历的人,终于没有经历,连知识都没有。
要教好孩子吗?先在基督里追求长进。
4。请放心,神有恩典
请不要以为,若非你紧紧抓住神,痛哭恳求,就不理睬你的孩子,事实上, 爱你的孩子和爱你一样。圣经应许我们基本生活所需(太六31-34),对基督徒父母们来说,孩子岂不比「吃甚么、穿甚么」重要百倍?「难道他的慈爱永远穷尽?……难道神忘记开恩?」(诗七十七8-9)
请放心,神有恩典,若非 的恩典,恐怕你和我都活不下去了。
「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箴廿九17)
「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叁4)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